李坑村居家不足二百户,人口不到千人。所以并不是个大村。但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眼前立足村中的到处是人,也分不清谁是外来游客、谁是本村居民。溪流北岸应该是当年村子的主要道路,硬化得非常好,可想当年徽商花了多大功夫来完成这些。路边的房舍透出古老的气息,那种气息是近几年仿古建筑所没有的,就像老木器或老瓷器的包浆,只有靠年份的淘洗涤荡才会产生,更像陈年普洱或红酒的味道,依托的仍然是时间积淀,人为速成是不行的。我似乎找到刚才在江村闲逛时那种懒散惰性的原因了。
那个村子不过是个新的仿古建筑,最多夹带些不足年份的民国气息。村中都是人,游人如织般沿着溪流北边街道东进,眼前一座路边亭,我清楚地看到写着申明亭,这应该是个地标性建筑了。亭子是公用的,古代时避风躲雨、现代了更具有了张榜公布的功能。坐在亭中的老人眼神和目光都很闲散,那他们肯定是村民了,行色匆匆的游人是不会在这里太久留的。闲散的眼神不时落在游人身上,偶尔间也能发现游人的眼神也落在他们身上,这种情景让我想起了卞之琳的那首小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申明亭中的老人和沿路的游客在彼此的心目中都互为风景了。我以前不知道在北海市区里还有一条老街,因为要在那里有个小会,因此特意留心相关的人文和风物。偶尔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提到北海,讲的是抗战时期的国民党特工人员,在北海一条商业繁华的街道某日本人开的商行里刺杀里一个日本间谍。画面上看的那条街面满眼是老建筑,洛可可式风格叫人一眼就认出那应该是民国时期引入的欧洲建筑元素,印象中由民国建筑构成的老街道知名的不多,但民国建筑是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的一段经历。
于是我盘算到北海后一定要找找那条街。从机场到宾馆的路上,司机师傅和我聊起北海的历史,他说在北海里有条老街。所谓老街是相对于现代城市规划的街道而言,我们现代所说的老街,大抵都是晚清到民国时期形成的。因为用了一个老字,说明这条街还是活着的。否则,这条街如果失去了生命力就会用遗址这个词了。还活着的街道,最基本的要素便是保留街道形成以来的各种时代建筑。因此我推想,北海老街肯定有当时的老建筑。我接着问司机师傅,北海老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他回答说是在民国时期。
然后他不无自豪地说,民国时期居然有六个国家的领事馆设立在这条老街上。我起初想,这条街应该算是当时的使馆区吧,但仔细再琢磨不太可能。城市街道的功能分布和设置是随着现代化进程提出的一个新问题,今天来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内不同地段、不同区域和不同城区需要区分不同的功能。如商业区、金融区、行政区或教育区等等。而远在百年前的北海,包括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这些城市问题还没有出现,城市没有足够大,城市功能集中在一条街道更便于日常管理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