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消息如平地惊雷,在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掀起轩然大波——印度宣称要让印度河的“一滴水都不流入巴基斯坦”,并付诸行动,切断了杰纳布河上伯格利哈尔大坝流向巴基斯坦的水源。这一决策瞬间将印巴之间长期存在的水资源矛盾推到了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印度河及其支流宛如巴基斯坦的“生命之脉”。巴基斯坦约70%的农业灌溉依赖于印度河及其支流,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众多民众的生计所系。而杰纳布河作为印度河的重要支流,对巴基斯坦的农业生产起着关键作用。印度此次切断水源,让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河段急剧干涸,众多农民满心焦虑,望着干裂的土地,夏季灌溉水源的缺失,意味着即将到手的庄稼可能面临减产甚至绝收,粮食安全危如累卵。
印度此番举动,绝非一时冲动下的鲁莽行为,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多重动机。一方面,印度以国家安全和水资源管理为借口,将此举包装成对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义的有力回应。但事实上,这种说法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撑,更像是为其单方面破坏水资源分配规则而编造的托词。另一方面,印度国内也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紧张问题。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自身水资源供应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对下游水源的控制,来优先保障本国的用水需求。
印巴两国在水资源分配上,本有着《印度河用水条约》作为约束。该条约于1960年在世界银行的牵头下达成,历经长达9年的艰难谈判,由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巴基斯坦时任总统阿尤布·汗签署。条约明确规定了印度河及其支流水资源的使用权,印度有权使用东部3条河流的水源,同时有义务保障西部河流的水源自由流向巴基斯坦,供其“不受限制地使用”,巴基斯坦也因此获得了约80%的总水量。然而,多年来,印度不断在上游兴建大坝等水利设施,逐步加强对水资源的掌控,尽管巴基斯坦多次提出抗议,但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此次印度公然切断水源,无疑是对该条约的严重践踏,彻底打破了两国在水资源分配上维持了数十年的脆弱平衡。
面对印度的“断水”行为,巴基斯坦的反应极为强烈。巴基斯坦水利部长痛心疾首地表示,杰纳布河断流将直接影响旁遮普省300万公顷农田的灌溉,粮食减产几乎已成定局,这对于以农业为重要支柱的巴基斯坦经济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巴基斯坦将印度的行为严厉定性为“水资源武器化”,并迅速向联合国安理会紧急申诉,迫切要求国际社会介入调解。在经济层面,巴基斯坦也果断采取反制措施,全面禁止印度货物过境及进口,关闭领空阻断印度航班,两国关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对峙状态。
值得警惕的是,印巴两国均为拥核国家,一旦因水资源问题引发军事冲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可能对全球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纷纷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目前来看,印巴之间的矛盾积怨已久,此次水资源争端更是让双方关系降至冰点,未来局势如何发展,仍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着南亚次大陆的这一紧张局势,期待和平的曙光能够早日驱散战争的阴霾 。 |